假卖防疫物资+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 被判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防疫物资是假卖境外当前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近日,防疫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一起涉防疫物资合同诈骗及境外电信诈骗案作出判决。物资被告人苏某犯诈骗罪、电信合同诈骗罪,诈骗数罪并罚,被判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假卖境外并处罚金十三万元。防疫被告人凌某犯诈骗罪,物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电信缓刑四年,诈骗并处罚金三万元。被判
据了解,假卖境外2020年2月,防疫刚刚刑满释放不久的物资苏某在社交平台发布出售口罩和和额温枪的广告,在明知其履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外承接大量订单。收取货款和定金后,苏某仅发出部分货物,后以虚假发货等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拖延时间。经被害人多次催讨,仍有25万余元货款被其挥霍不愿退还。随后苏某失联,于2020年2月底偷渡逃匿至境外。
逃至境外的苏某不仅没有收敛,反而伙同他人继续实施电信诈骗。2020年4月至5月,苏某以代办消除违章、代购出境机票以及批发头盔为由,骗取他人转账共计40余万元。被告人凌某因贪图小利,在明知苏某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下,帮助苏某收取诈骗款项并转账至指定账户,从中获利22560元。
2020年5月,被害人吴某发现被骗后报警。被告人凌某得知情况后,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2020年11月20日,苏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两名被告人均表示自愿认罪认罚,被告人凌某退出违法所得22560元,向被害人吴某赔偿损失并取得其谅解。
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被告人苏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巨大,构成合同诈骗罪。同时,苏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在境外通过电信网络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达40万余元,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凌某明知他人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为其提供帮助,其行为亦构成诈骗罪。
同时,被告人苏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五年内,故意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系累犯,依法予以从重处罚。但考虑其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予以从轻、从宽处罚。被告人凌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系自首,且已退出违法所得,赔偿被害人部分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依法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责任编辑:50
相关阅读
- 经营贷利率跌破3% 银行“卷起来了”
- 两市震荡沪指跌0.05% 中小创回调
- 两市冲高回落沪指跌0.52% 次新银行股逆势上涨
- 两市震荡沪指跌0.3% 两桶油概念领跌
- 宿州市劳动模范胡文华:发展中草药种植 带领乡亲致富
- 沪指五连阳 沪指涨0.21%报3165点
- A股新年首宗离婚案分手费20亿
-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醒股份制银行与大股东划清“楚河汉界”
- 霍山县: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新高地
- B股跳水沪指深V反转翻红涨0.11% 新疆西藏领涨
- 沪指涨0.18%日线三连阳 “两桶油”再次来袭
- 新三板研究酝酿再分层 有望推出“精选层”并引入竞价交易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创指涨1.26% 酿酒行业板块领涨
- 两市震荡整理沪指跌0.08% 军工股活跃
- 上市公司“成绩单”将放榜 炒年报行情需注意哪些?
- A股上市公司破3000家 注册制明年“戏不大”
-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两市震荡走高沪指涨0.48% 创业板突破60日线
- 借壳上市成功率下降 两大行业借壳案例较多
- 松绑措施出台 股指期货未来有望逐步恢复常态